第152章 远虑-《陛下免礼》
第(3/3)页
车厢中,柴荣再也隐忍不住,抱住了身边的吴驰,嚎啕大哭。
吴驰深知失去亲人的那种锥心般的疼痛,亦知此时并非是劝慰的好时机,只能是轻轻拍打着柴荣的后背,任由他肆意痛哭。
但豪杰就是是豪杰。
只是一小会,那柴荣便收住了伤悲。
“贤弟可知,你嫂嫂死于那贼首的箭下,而那贼首,必是大唐之将,为兄这杀妻之仇,如何报得?”
吴驰轻叹一声,回道:“射箭之贼,兄弟我三个月之内,必将擒来,交于你亲手处置。但那贼人背后,却是大唐之国,老柴,需从长计议啊!”
柴荣应道:“父帅许诺,三年之内,极力保大汉无战事,以便休养生息,提升国力,三年之后,我柴荣势必领兵踏平大唐,方能解我心头只恨。”
三年,足够了!
此时,吴驰突生仗义之情,赚不赚钱已然是无所谓之事,而当午之急,是祸害了大唐朝堂,使之频繁犯错。
朝堂生错,势必影响国运,而国力衰竭,柴荣领兵征战才会轻而易举。
成事或许不足,但败事必然有余,对此,吴驰是充满了信心。
“放心吧,老柴,今天你能忍下来,明天我就能把大唐国给祸害个天翻地覆,到那时候,还不是任你宰割?”
柴荣略做沉思,道:“我之所以隐忍不发,无非是不想打破齐吴二王的争嫡态势,只有齐吴二王继续争斗,你方有介入可能。”
不得不说,柴荣确实深谋远虑,大唐国占据江南之地,国富民强,若无朝堂之争,无论是齐王当政,亦或是吴王掌权,即便无为而治,那大唐实力,也绝非大汉国三年即可赶超。
而战事,说到底,还是实力的比拼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