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十九章、混入甘肃镇-《大明绿色风暴》
第(3/3)页
作为西北军事重镇,甘肃镇商业也相当繁荣,烟花勾栏营生更是比比皆是,城里西南角的柳荷池,那可是远近闻名的宿花之地。
城里两条交叉的石板大路,横穿通达四个城门,正南是卫所兵营重地,东面是官衙富商家院聚集地,东南则是商坊交易市场,北面是大片的民居;城外一条不宽的小河,沿着东面山丘脚下穿城流向南方。
凭着手里的路条,加上两颗碎银,赶在城门关闭前,秦石头一行四人,终于赶到了城里;城外十里的荒草地里,两个军士带着两把猎枪,守候在大道旁,准备接应他们出城。
近到城里,找了家不大的客栈,秦石头他们在城东南的市坊里落了脚,交代伙计把骡马喂好,再点上几大盘的牛羊肉,一坛子麦酒,出手阔绰的他们,自然赢得了伙计的热情。
要知道,内地普通人家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一顿肉,就是小富之家也不过是节气时桌上添些肉糜而已,西北牛羊便宜,但情况差不多。
于是,从伙计碎碎的嘴里,秦石头得知,城东田家大院,下月初一的嫁女婚庆,已经传出了消息,要沿街大摆流水席,只要有人恭贺,就能在街面上吃上一顿肉菜,或许还能喝上点麦酒。
把一把铜板塞给满脸带笑的伙计,秦石头挥手让他去了,自己招呼着弟兄们开吃,眼角里禁不住寒光大盛,“流水席?你娘的下辈子吃吧,”
秦石头在城里带着弟兄们吃吃喝喝,远在石关屯的萧夜,却是在百户所里一脸铁青地看着面前的王大力了,眼里含着丝丝怒气,“咋地,他们真的是石炭运送不足?”
“百户,我估计不是他们说的这么简单,他黄家应该是把石炭拉倒后山给自己用了,那里的工坊可是日夜连轴转的,”脸上发髻间带着粉尘的王大力,也是恼火地答道。
刚刚从采石场磨坊回来的王大力,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,黄家供应给石山上的石炭,明日起每月减少到不足一万斤,堪堪只够两个乙字号石磨用的。
石关屯里军户们日常用的石炭,就是田家商铺里也是经常断货。
至于王、田两家,以前和石关屯的交易里,石炭本就不多,大概是甘肃镇一带的石炭,被黄家垄断了,利润不多的话,他们也不愿接手。
堡德斯商铺搬离石关屯的恶果,现在已经显现了出来。
“这还不算,他们田家商铺,这次送上山的粮食,也竟然涨价了一成,该死的商户,难道他们就见不得咱们吃饱饭?”气吁吁的王大力,吹胡子瞪眼的,一副要去田家拼命的架势。
这眼下青黄不接的时候,粮食涨价也是情理之中,但联系到石炭的供应消减,萧夜也感到了肩上的压力。石关屯对于商家的吸引力,在慢慢的消失,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。
还好,堡德斯商铺里每月两次定时卖出的货物,基本上都是两三倍到上百倍的利水,数量不多也不少,否则萧夜还真的养不起自己的军士了,何论还有那些军户呢。
“咱们屯里储存的石炭,尚有三万多斤,马上派人封存一半,采石场磨坊里今后收到的石炭,就不要添加到石磨里去了,全部在晚上送到这里,在石堡后面的马厩旁,加盖一处储存点,积累到年底,足够咱们过冬了。”
白龙湖去年因为石炭短缺,杂役里出现了大面积的冻伤,还好有李郎中配置的冻疮膏,才不会有人伤残;今年萧夜可是早早就上了心,但被黄家给打乱了计划。
萧夜想了想,手指在桌子上轻轻地敲着,沉吟着缓缓说道,“至于灰泥的配方问题,王叔你不用操心,没了石炭的黄灰泥,就他们三家商户也察觉不出来,也就是凝固后不太结实而已。”
“粮食涨价的事,也只能如此了,谁让咱们没有粮田呢,挚柄所在,该花钱的事还是不能吝惜。王叔你和梅儿商议一下,传讯堡德斯在秋收敞开购粮,把储备粮食的事加紧办理,修好的粮仓不能总是空的。”萧夜无奈的吩咐,王大力只能凝重地点点头,拱手退去。
眼下屯里那个时不时停工的铁匠铺,根本不能打造多少铁器,现在只能维持就不错了;采石场和白龙湖开采石料所需的大锤、铁钎等工具,还的去田家商铺现银购买。
那个采石场磨坊,已经相当的重要了,王大力每天不去盯着看几眼,心里那是空落落的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