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九章 正视自动化行业-《大富翁》
第(2/3)页
这样一条生产线,外国货基本都要上千万一条,一个工厂来个两三条生产线的话,加上地皮与工厂的厂房,基本上投资就要上亿了。
可实际上呢,这些生产线的成本其实并不高的,就算我们去购买外国的原装设备回来自己调试安装,一条生产线的成本也就几百万,可卖出去就是千多万了,要是采用国产的设备,费用更低,或许两三百万就能拿下来。”
苏景祯听着听着就觉得有些不对了,这成本不能这么便宜吧?连忙追问道:“表舅,你算错账了吧?是不是没把厂房的其他配套算进去?”
“那些配套值多少钱?地板胶值钱?还是抽风机值钱?”袁光华考察过很多在窗口的工厂,对这里面的一些行情是有清晰的了解的。
苏景祯这时候就有点懵了,他自己的记忆里面,在二十一世纪之后,一条普通的自动化生产线,最多也就两三百万啊,怎么现在居然能卖上千万?这……
这还真事,虞夏有种特色,就是当他真的要进入一个行业里面,就能爆发出超强的能力,可以直接把一个行业的产品做成白菜价,远的不说,光现在的造船业就是一个明证,更别说未来的光伏产业与碳纤维了。
至于自动化,各大高校早就有这门课程教导,而且还不断的累积,到了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,国内的自动化生产线就打爆了全球,除了一些特别高端的生产线,就没有虞夏不能造的,直接的后果就是把生产线的价格做成了白菜。
原本一条集成电路装配生产线要几百万,后来就只需要百多万,再后来,百万左右就能拿下来,其余的什么自动切割、自动喷涂、自动封装,都差不多是这个情形。
苏景祯皱着眉头,脑袋里转了几转,踌躇了一阵子,用比较婉转的语气对着袁光华说道:“表舅,要是国内现在的设备这么便宜的话,那么我们或许就不能把这个当成是一种长期的生意来经营。”
“啊?为什么啊?这钱难道不赚?”袁光华听了外甥的话,蹭的从沙发上坐了起来,想不通啊。
“我不是说不做,而是不能长期做,你看现在国内的设备都开始降价了,那么迟早会有人跟我们一样,把生产线调配出来对不对?当进口的与国产的两种产品价格相差越来越大的时候,会发生什么情况?”苏景祯耐心的引导袁光华去考虑问题的严重性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