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五章 历年科考的秘密-《贞观文宗系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看到诸生若有所思的样子,罗彦知道自己的计划成功了一半。

    容这些人思索了大约半刻的时间,罗彦喝口水润润喉咙,继续说道:“除此之外,尚有平突厥策,定南蛮策,诸如此类,皆是需要诸位好生思量。到时候若有良策,勿论中第与否,凭借手上的策论,亦能踏入仕途。”

    这话可是激了不少人的兴趣。罗彦的意思再也明显不过,你要是有好的方法,要是没有资格参加科举,尽管来找我。至最后一句,则是一种保证,只要有效,就能让你踏入仕途。罗彦这可不是在吹牛,李世民心里到底有多想经略突厥,罗彦可是心知肚明。

    虽然前些时候被好多人拦着没有征伐突厥,可是没看到内宫中的那些练习骑射的武士不仅没有少,相反还从各个卫抽调了更多人进去。

    因此罗彦是极度有自信,李世民要能够看到比较务实的平突厥策,都能兴奋到睡不着觉。

    不理会士子们私下的喧哗,罗彦继续讲起其他的事情:“时务策所言,以上三种乃是最为常见也比较实用的。至于谏言一类,尔等不知陛下作为,自然不必多说。到了这里,最后再说一句,时务策乃是对朝政的策论,文字莫要浮华,言之有物更为重要。”

    讲完了时务策,看看时间也就是过了一个多时辰。罗彦接下来就开始讲授自己所知道的铨选规则。

    “行卷粗选一番,约摸选出百份文章。此中规则不仅要务实,文辞要华丽,而且行卷一定要干净。武德九年,沧洲士子赵世炎行卷上墨迹未干便草草交卷,以致行卷脏乱不堪,终致黜落。后有吏部郎官复核,仔细读来,却现其才学足以中第。然此时已经成了定局。无奈之下,此郎官以自身声名为凭,荐其入仕,时至今日,也不过流外一等。尔等当一次为鉴,不得太过粗疏。”

    罗彦说的这件事情过去也就一年。但是因为这事儿吏部觉得黜落以后再被举荐入仕,实在有些儿戏,因此补偿虽有,但是没有外传。此刻被罗彦仔细说来,诸生才知道居然有这等故事,不仅一阵唏嘘。当然了,教训有了,自然也会防备。

    “没想到居然还有这等事情,唉,难怪去年我就被黜落了。仔细想来,我那行卷中有几处墨点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今年万万不可如此浮躁了,定要仔细一些,将那行卷做得漂亮一点。即便没有益处,但是至少也不要有什么坏处。”

    “那赵世炎还真是可怜。从流外到流内,也不知道要空耗多少年华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