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9章 复课-《古代养娃日常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  等庆胜诗会过后,紧接着就要投入到紧张的冲刺备战中去了,为十月的恩科加试背水一战。

      国子监祭酒周翯的意思是,应考的学子们最好吃住都在国子监,这样可以节省出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,还能加强同窗之间的交流,有疑惑之处也能及时向夫子们请教答疑。

      总之,在这短短的十多天里,力求快速提升,好在十月恩科加试中脱颖而出。

      大多数学子都对此表示拥护支持,毕竟,通过乡试做了举人,人生就会更进一步,未来也更加通畅。

      但也有个别的学子,因为私人的原因,不方便留宿在国子监,刘识便是其中之一。

      庆胜诗会结束之后,周翯把刘识叫到一旁,蹙眉问道:“你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事,需要每天回家的?你算过没有,这一来一回的,需要浪费多少时间?再加上家里不是这样就是那样的琐事,你回了家,还能静下心来读书?”

      红袖添香,不过是闲来无事的雅趣罢了,难道还真能让学业更上一步吗!

      周翯一早就猜到,刘识既然能为了彭瑾身体不适,就放下大事不管,将他们一群人都晾在醉春风,自然也就能为了彭瑾,不在国子监留宿,每天来回奔波了。

      刘识歉然一笑,拱手道:“或许学生这么说,会让老师您觉得不理解。但是,玉娘正在怀孕初期,最是危险,又总是干呕不愈,学生若是不每日回家看一趟,只怕人就算是留在了国子监,也不能静下心来读书。这样,不是得不偿失吗。”

      自打上次彭瑾亲访周府,打听刘识的消息之后,周夫人就对彭瑾的娴雅有度是赞不绝口,连带着周翯也对这位素未谋面的亲家家的小女儿也有了几分好感。

      所以私下里,刘识对周翯提起彭瑾时,都是说小名,这是将周翯当成自家长辈一般看待。

      见周翯蹙眉,刘识又忙保证道:“老师不必担心学生的学业,学生即使在家中,也会勤学不辍的!而且,玉娘不比寻常的内宅妇人,见识心胸有时竟然比起男儿来也丝毫不差,学生有时和她闲话家常,也能从中受益不少呢!调整一下生活,思绪或许更为宽广,作诗写文章立意更深远,也说不定。”

      周翯见刘识一脸生怕他不同意,在接下来的十几天就不能每天见到爱妻的紧张模样,笑骂道:“说了这么多,还不是因为你舍不得离开温柔乡!

      别人都是因为父母重疾不愈,或是家中生计艰难无法拿出资费这些紧急大事才不留在国子监的,你倒好,只因为舍不得娇妻弱子,就要选择每天来回奔波,浪费考前许多宝贵的时间!

      行了,只要你能保证在恩科加试中进入前三甲,留不留在国子监,随你自己决定!”

      刘识闻言大喜,忙拱手道:“多谢老师!”
    第(2/3)页